体育√平台大全·(中国)官方网站

毅达资本合伙人周春芳:风口不断的文化产业魅力无限

发布时间: 2016-07-29 11:56:00

  导读
  2016年7月27日,融资中国2016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毅达资本合伙人周春芳女士作为会议嘉宾做了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的文字整理:
  
 
  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5123亿元,到2015年2.53万亿,过去10年的时间成长了5倍,从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看,可以用“黄金十年”来形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是政策因素。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从2009年政策出台以后我们就开始酝酿成立文化产业基金,随后的两三年全国文化基金风涌云起,据统计,2012年国内已经成立的文化基金有150支左右,总规模1000多亿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第二是经济因素。按照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快速增长,达到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井喷,中国2008年达到3000美元,2012年超过5000美元。
  第三个可能是更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新技术不断推出,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等,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分类与投资机会分析。要做文化产业的投资,首先需要对文化产业细分,对每个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做好规划。2010年文化产业主要特点是:一是文化产业大约1.1万亿市场规模,其中传统媒体业约5000亿,占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二是传统与新兴文化产业界限分明;三是新兴媒体刚刚兴起。基于此,我们当时的投资思路分三块,第一是传统媒体转企改制,这是政策红利;第二是文化娱乐消费升级,这是经济红利,比如影视、旅游,这都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第三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技术红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3年、2014年,新兴文化企业越来越多,以上的分类已经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了,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和投资思路作了调整,虽然两张图看着比较相似,但内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201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53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除了规模大幅度增加外,还呈现三个重要变化:一是新兴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而且已经逐步成为主流业态;二是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产业;三是传统和新兴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步实现了融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文化产业投资重点是技术模式创新企业。
  技术变革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广告量代表媒体的影响力,从广告的数据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媒体发生的巨大变化,2009年我国广告行业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041亿,2014年5605亿元,五年的时间增长了1.8倍,增长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可是报业在2012年开始断崖式的下滑,这一年网络广告超过报业广告,并且从成长性来看网络广告在过去几年除了2009年的成长速度是22.1%,从2008年到2014年的其他年份年增长都在40%以上,而报业在2012年出现了下滑。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电视在过去几年受新媒体影响稍微小一点,但是2014年也被网络广告超越,同时我们再看成长曲线,电视广告在过去几年成长性逐渐下滑,到2014年只有4%左右的成长性,而网络广告年均成长在40%以上。从几个数据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从成熟逐步走向衰落,新兴媒体从萌芽到快速成长。另外一个方面,前面说过广告市场过去五年增长1.8倍,新媒体一方面分享了广告行业成长的增量,另外,也蚕食了很多传统媒体的份额,这是技术变革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影响。
  技术变革对新媒体的颠覆性。今天的新媒体可能就成为明天的传统媒体,所以技术变革对新媒体的颠覆性作用也是存在的。网络广告市场以及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这个趋势。2012年网络广告市场已经750亿左右,当时移动广告市场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了2015年,移动广告市场已经达到900亿左右。从成长性曲线来看,移动广告的成长性远远高于网络广告的成长性,这就是技术变革对新媒体竞争格局的颠覆性作用。从网络广告到移动广告,新媒体营销的创新不断,未来以自媒体推广为核心的社会化媒体广告将成为主流。
  消费升级对文化产业的拉动性。消费升级影响着很多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这里我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电影市场的例子,从2014年—2015年,电影直接产业规模从685亿到1000亿,增长了46%,预计2016年还会增长40%。进一步分析,2015年消费对电影产业的拉动贡献度约63%,2016年预计会达到67%。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对电影产业的贡献度非常高的。从国内电影票房来看,2012年票房超过1亿元的国产片21部、进口片24部,到2015年这个数字就颠倒了,国产片47部、进口片34部,国产片远远高于进口片。从电影的票房来看,2008年票房43亿,2015年已经达到440亿,7年时间增加了10倍,这个成长性是非常高的。我国银幕数量,2008年4097块屏幕,2015年已经超过3万多块。电影市场是消费升级对文化产业拉动的典型案例。
  关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预测。预测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么说?文化产业年年都有风口,如影视、旅游、游戏、电竞、VR/AR、直播、网红等等,风口不断。我总想通过投资热点和投资案例总结提炼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或发展路径,进行归纳性总结。但是要做这个事情,5年前还容易点,现在是越来越难,因为技术变革太快了,模式创新也非常快。我把投资的一些案例拿出来分析,发现每个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都不一样,而且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还有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方面的创新,过去大家认为简单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但是互联网推动下的很多文化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多元,盈利点或者流量变现的方式较多。
  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路径或发展模式百花齐放,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文化最大的魅力是有太多的可能;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创业和投资则面临极大挑战,那是因为互联网+给文化产业带来太多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面对这种魅力与挑战,如何进行文化产业的创业与投资呢?建议文化创业企业要重视以下四个要素:
  一是技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方式以及交易模式,创新了很多商业模式,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化市场。不能较好地应用新技术的公司已经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二是创新。创新在文化产业无处不在,既包括产品制作方式、传播方式、盈利模式,也包括资源整合方式、跨界合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既有颠覆式创新,也有是微创新。虽然模式创新如日中天,但技术创新能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生命力也更加顽强。不能持续创新的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三是速度。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创业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一两年时间,不少新领域在一两年时间即出现群雄争霸的局面,一些刚刚奠定行业地位的企业很快又受到新技术或新模式的挑战,创业者一点都不能心生懈怠,好的技术、商业模式要快速推进,不断试错迭代。
  四是融合。文化业态从分割走向融合,互联网+是跨界、变革、开放,是重塑融合,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以及产业之间跨界整合;产业链从封闭走向开放,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资源整合成为一种趋势;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这种能力是一种软实力,很难被模仿。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当前形势的浅显认知。第一,关于监管。监管越来越严,政策变化非常快,从行业角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年出台了一系列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监管政策,包括《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持证机构参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资本层面,IPO、借壳进度趋缓,审批要求提高,叫停上市公司对游戏、影视、VR等行业的跨界定增。第二,行业方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蓝海到红海的产业周期越来越短,所以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从资本角度,资本寒冬,融资环境越来越恶劣,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投资事件是去年同期的35%,很多创业公司倒闭原因是融资受阻、资金耗尽;当前很多热点项目估值越来越高,泡沫严重,而投资机构越来越理性。在当前形势下,不少文化创业企业面临一些选择,是维持高估值还是尽快融资?由于互联网思维过去几年比较盛行,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免费、追求市场份额,烧钱模式,资本寒冬下,是继续烧钱还是尽快盈利?有些风口可能是馅饼,但有些可能是陷阱,比如前几年千团大战,真正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要能够辨别风口是馅饼还是陷阱?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先活下去,一定要高度重视现金流。
  最后给文化企业几点建议:
  第一,人。人永远是第一位,要高度重视创业家、创业团队的作用。
  第二,新。包括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关注,要追新求新、标新立异、引领潮流;宁可冒风险,也不要墨守成规。技术创新比模式创新更具优势。
  第三,快。好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要快速推进,通过不断试错,快速迭代。
  第四,钱。要重视资本的力量,敢于融资,快速融资;不要过于纠结于高估值,拿到钱是最重要的;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好资本运作的规划,IPO、并购都是实现资本化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时间: 2016-07-29 11:56:00

  导读
  2016年7月27日,融资中国2016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毅达资本合伙人周春芳女士作为会议嘉宾做了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的文字整理:
  
 
  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5123亿元,到2015年2.53万亿,过去10年的时间成长了5倍,从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看,可以用“黄金十年”来形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是政策因素。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从2009年政策出台以后我们就开始酝酿成立文化产业基金,随后的两三年全国文化基金风涌云起,据统计,2012年国内已经成立的文化基金有150支左右,总规模1000多亿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第二是经济因素。按照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快速增长,达到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井喷,中国2008年达到3000美元,2012年超过5000美元。
  第三个可能是更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新技术不断推出,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等,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分类与投资机会分析。要做文化产业的投资,首先需要对文化产业细分,对每个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做好规划。2010年文化产业主要特点是:一是文化产业大约1.1万亿市场规模,其中传统媒体业约5000亿,占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二是传统与新兴文化产业界限分明;三是新兴媒体刚刚兴起。基于此,我们当时的投资思路分三块,第一是传统媒体转企改制,这是政策红利;第二是文化娱乐消费升级,这是经济红利,比如影视、旅游,这都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第三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技术红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3年、2014年,新兴文化企业越来越多,以上的分类已经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了,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和投资思路作了调整,虽然两张图看着比较相似,但内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201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53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除了规模大幅度增加外,还呈现三个重要变化:一是新兴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而且已经逐步成为主流业态;二是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产业;三是传统和新兴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步实现了融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文化产业投资重点是技术模式创新企业。
  技术变革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广告量代表媒体的影响力,从广告的数据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媒体发生的巨大变化,2009年我国广告行业的市场规模大约是2041亿,2014年5605亿元,五年的时间增长了1.8倍,增长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可是报业在2012年开始断崖式的下滑,这一年网络广告超过报业广告,并且从成长性来看网络广告在过去几年除了2009年的成长速度是22.1%,从2008年到2014年的其他年份年增长都在40%以上,而报业在2012年出现了下滑。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电视在过去几年受新媒体影响稍微小一点,但是2014年也被网络广告超越,同时我们再看成长曲线,电视广告在过去几年成长性逐渐下滑,到2014年只有4%左右的成长性,而网络广告年均成长在40%以上。从几个数据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从成熟逐步走向衰落,新兴媒体从萌芽到快速成长。另外一个方面,前面说过广告市场过去五年增长1.8倍,新媒体一方面分享了广告行业成长的增量,另外,也蚕食了很多传统媒体的份额,这是技术变革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影响。
  技术变革对新媒体的颠覆性。今天的新媒体可能就成为明天的传统媒体,所以技术变革对新媒体的颠覆性作用也是存在的。网络广告市场以及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这个趋势。2012年网络广告市场已经750亿左右,当时移动广告市场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了2015年,移动广告市场已经达到900亿左右。从成长性曲线来看,移动广告的成长性远远高于网络广告的成长性,这就是技术变革对新媒体竞争格局的颠覆性作用。从网络广告到移动广告,新媒体营销的创新不断,未来以自媒体推广为核心的社会化媒体广告将成为主流。
  消费升级对文化产业的拉动性。消费升级影响着很多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这里我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电影市场的例子,从2014年—2015年,电影直接产业规模从685亿到1000亿,增长了46%,预计2016年还会增长40%。进一步分析,2015年消费对电影产业的拉动贡献度约63%,2016年预计会达到67%。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对电影产业的贡献度非常高的。从国内电影票房来看,2012年票房超过1亿元的国产片21部、进口片24部,到2015年这个数字就颠倒了,国产片47部、进口片34部,国产片远远高于进口片。从电影的票房来看,2008年票房43亿,2015年已经达到440亿,7年时间增加了10倍,这个成长性是非常高的。我国银幕数量,2008年4097块屏幕,2015年已经超过3万多块。电影市场是消费升级对文化产业拉动的典型案例。
  关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预测。预测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么说?文化产业年年都有风口,如影视、旅游、游戏、电竞、VR/AR、直播、网红等等,风口不断。我总想通过投资热点和投资案例总结提炼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或发展路径,进行归纳性总结。但是要做这个事情,5年前还容易点,现在是越来越难,因为技术变革太快了,模式创新也非常快。我把投资的一些案例拿出来分析,发现每个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都不一样,而且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还有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方面的创新,过去大家认为简单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但是互联网推动下的很多文化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多元,盈利点或者流量变现的方式较多。
  文化产业发展发展路径或发展模式百花齐放,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文化最大的魅力是有太多的可能;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创业和投资则面临极大挑战,那是因为互联网+给文化产业带来太多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面对这种魅力与挑战,如何进行文化产业的创业与投资呢?建议文化创业企业要重视以下四个要素:
  一是技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方式以及交易模式,创新了很多商业模式,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化市场。不能较好地应用新技术的公司已经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二是创新。创新在文化产业无处不在,既包括产品制作方式、传播方式、盈利模式,也包括资源整合方式、跨界合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既有颠覆式创新,也有是微创新。虽然模式创新如日中天,但技术创新能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生命力也更加顽强。不能持续创新的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三是速度。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创业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一两年时间,不少新领域在一两年时间即出现群雄争霸的局面,一些刚刚奠定行业地位的企业很快又受到新技术或新模式的挑战,创业者一点都不能心生懈怠,好的技术、商业模式要快速推进,不断试错迭代。
  四是融合。文化业态从分割走向融合,互联网+是跨界、变革、开放,是重塑融合,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以及产业之间跨界整合;产业链从封闭走向开放,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资源整合成为一种趋势;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这种能力是一种软实力,很难被模仿。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当前形势的浅显认知。第一,关于监管。监管越来越严,政策变化非常快,从行业角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年出台了一系列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监管政策,包括《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持证机构参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资本层面,IPO、借壳进度趋缓,审批要求提高,叫停上市公司对游戏、影视、VR等行业的跨界定增。第二,行业方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蓝海到红海的产业周期越来越短,所以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从资本角度,资本寒冬,融资环境越来越恶劣,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投资事件是去年同期的35%,很多创业公司倒闭原因是融资受阻、资金耗尽;当前很多热点项目估值越来越高,泡沫严重,而投资机构越来越理性。在当前形势下,不少文化创业企业面临一些选择,是维持高估值还是尽快融资?由于互联网思维过去几年比较盛行,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免费、追求市场份额,烧钱模式,资本寒冬下,是继续烧钱还是尽快盈利?有些风口可能是馅饼,但有些可能是陷阱,比如前几年千团大战,真正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要能够辨别风口是馅饼还是陷阱?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先活下去,一定要高度重视现金流。
  最后给文化企业几点建议:
  第一,人。人永远是第一位,要高度重视创业家、创业团队的作用。
  第二,新。包括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关注,要追新求新、标新立异、引领潮流;宁可冒风险,也不要墨守成规。技术创新比模式创新更具优势。
  第三,快。好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要快速推进,通过不断试错,快速迭代。
  第四,钱。要重视资本的力量,敢于融资,快速融资;不要过于纠结于高估值,拿到钱是最重要的;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好资本运作的规划,IPO、并购都是实现资本化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诚聘英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XML 地图